南宁港横县港区广西云燕特种水泥建材有限公司那阳分厂码头改造工程第二次项目环评信息公示
- 分类:公司新闻
- 作者:
- 来源:
- 发布时间:2018-04-27 18:25
- 访问量:
【概要描述】(一)项目概要 项目名称:南宁港横县港区广西云燕特种水泥建材有限公司那阳分厂码头改造工程 建设地点:南宁市横县 工程内容:项目拟建1个3000吨级多用途泊位,设计吞吐量78万吨/年。码头长度114米,码头面高程56.0米,前沿停泊水域底高程38.0米,回旋水域底高程38.0米。 建设单位:广西云燕特种水泥建材有限公司 评价单位:广西交通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资质证号:国环评证乙字第2920号) (二
南宁港横县港区广西云燕特种水泥建材有限公司那阳分厂码头改造工程第二次项目环评信息公示
【概要描述】(一)项目概要 项目名称:南宁港横县港区广西云燕特种水泥建材有限公司那阳分厂码头改造工程 建设地点:南宁市横县 工程内容:项目拟建1个3000吨级多用途泊位,设计吞吐量78万吨/年。码头长度114米,码头面高程56.0米,前沿停泊水域底高程38.0米,回旋水域底高程38.0米。 建设单位:广西云燕特种水泥建材有限公司 评价单位:广西交通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资质证号:国环评证乙字第2920号) (二
- 分类:公司新闻
- 作者:
- 来源:
- 发布时间:2018-04-27 18:25
- 访问量:
(一)项目概要
项目名称:南宁港横县港区广西云燕特种水泥建材有限公司那阳分厂码头改造工程
建设地点:南宁市横县
工程内容:项目拟建1个3000吨级多用途泊位,设计吞吐量78万吨/年。码头长度114米,码头面高程56.0米,前沿停泊水域底高程38.0米,回旋水域底高程38.0米。
建设单位:广西云燕特种水泥建材有限公司
评价单位:广西交通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资质证号:国环评证乙字第2920号)
(二)项目公众参与工作方案
1、征求公众意见的范围
项目影响范围内所有公众,包括受建设项目影响的公民,以及关注本项目建设的其他公众。
2、公众参与主要内容
①对本项目建设的态度;
②本项目对您生活的影响;
③您认为本项目最大的环境影响是哪些方面;
④您认为应该采取什么样的环保措施;
⑤您认为本项目对当地的经济发展起到什么样的作用;
⑥其他有关环保方面的建议。
3、公众参与的方式
公众可在公示期内,通过信函、电话、传真、电子邮件或者其它便利的方式向项目建设单位或项目环评单位索要报告简本,并向项目建设单位或环评单位反映有关项目环保方面的意见和建议。建设单位将在本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中记录、汇总公众的意见和建议,并将公众的宝贵意见、建议向工程的设计单位和有关部门反映。
为使您的宝贵意见能得到及时的处理和反馈,请公众在发表意见的同时尽量提供详尽的联系方式。
4、公示时间
本次征求意见时间为自公示之日起十个工作日。
(三)建设单位联系方式
建设单位:广西云燕特种水泥建材有限公司
联系人:陈工
联系电话:0771-7222157
(四)承担评价工作的环境影响评价机构联系方式
评价机构名称:广西交通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电话:0771-2796015
联系人:邓工
附件:
南宁港横县港区广西云燕特种水泥建材有限公司那阳分厂码头改造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简本)
1.1工程概况
拟建1个3000吨级多用途泊位,设计吞吐量78万吨/年。码头长度114米,码头面高程56.0米,前沿停泊水域底高程38.0米,回旋水域底高程38.0米。
1.2环境现状评价
1.2.1生态
项目陆域所处区域为现状广西云燕特种水泥建材有限公司用地,岸坡植被主要为草丛,无国家及自治区重点保护动植物物种分布。项目评价范围不涉及鱼类“三场”占用。
1.2.2环境空气
本评价共布设3个大气现状监测点。监测结果表明,评价范围内环境空气NO2、SO2、TSP、PM1024小时值和NO2、SO21小时值均满足《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12)中二级标准要求,区域环境空气现状质量良好.
1.2.3声环境
本评价共设置3个敏感点进行监测,由现状监测结果可见:项目场址东侧、西侧、北侧声环境质量能满足《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3类标准要求
1.2.4地表水环境
监测数据表明:郁江各断面的监测指标能够达到GB3838-2002《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中的Ⅲ类标准;悬浮物监测指标能达到SL63-94《地表水资源质量标准》中的三级标准。
1.3环境影响预测评价
1.3.1生态影响评价
1、工程的建设将改变土地的利用功能,减弱土地的生态利用功能,使区域内的总生物量减少,植被覆盖率降低。但其生态功能和稳定性不会受到大的影响。
2、项目对水生生态环境的影响主要发生在施工期:施工导致部分浮游生物、底栖动物、水生维管束植物及鱼类损失,但随着施工结束后,河段生物量将逐步得到恢复,项目施工不会对区域水生生态环境造成大的影响。
1.3.2地表水环境影响评价
1、施工期主要为水下施工作业产生的悬浮物、船舶舱底油污水、施工生产污水,但对水环境影响不大。
2、码头不设生活设施;码头面冲洗水和初期雨污水经沉淀池处理后排入郁江,项目营运对郁江水质基本无影响。
1.3.3环境空气影响预测
1、项目施工中,未采取防尘措施情况下,于施工现场及混凝土拌和站150m范围内的区域将受到较显著的扬尘污染。
2、项目营运期空气环境污染主要源于装船机装船作业时产生的颗粒物,影响较小。
1.3.4声环境影响预测
1、多数施工机械噪声在其50米范围内超过《建筑施工场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523-2011)昼间标准限值,在200米范围内超过夜间标准限值。
2、营运期固定式起重机同时作业的最不利工况下,项目东、西、北侧场界噪声排放值均满足《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348-2008)中3类标准。
1.3.5固体废弃物影响评价
项目永久弃渣外运至抛泥区,施工营地生活垃圾集中收集后交由环卫部门清运,对环境影响小。
营运期的固体废弃物主要是船舶垃圾,进行集中收集处理,对环境影响不大。
1.3.6危险品运输事故风险
项目建成后主要的风险事故为突发性事故溢油,对下游保护目标存在一定威胁。
1.4环境保护措施
1.4.1生态影响环保措施
工程施工应尽量选择枯水季节。
1.4.2地表水环境影响环保措施
1、采用先进的施工技术,合理安排施工挖泥进度,控制水下施工作业对底泥的搅动范围和强度,减少悬浮泥沙的发生量。
2、施工船舶含油污水需经船舶自带的油水分离器处理达到《船舶污染物排放标准》(GB3552-93)后,按照海事部门的相关要求排放。
3、码头面冲洗水和初期雨污水经沉淀池处理后排入郁江,项目营运对郁江水质基本无影响。
1.4.3环境空气影响环保措施
1、在易产生扬尘作业时段、作业环节采用洒水的方法减轻扬尘污染;施工散料运输车辆加盖蓬布和物料加湿等,物料堆放时加盖蓬布。
2、建议码头结构及建筑物施工采用外购商品混凝土的方式。
1.4.4声环境影响环保措施
采用低噪声设备施工机械,加强设备日常维修保养;合理安排作业时间等,禁止夜间进行施工(因工艺需要须连续施工的除外)。
1.4.5固体废弃物影响环保措施
项目永久弃渣外运至抛泥区,施工营地生活垃圾集中收集后及交由环卫部门处理。
1.5评价总结论
拟建工程选址基本合理。项目在认真落实报告书提出的各项环保措施要求的情况下,从环境角度分析,项目建设可行。